近日,继全球移动芯片老大高通与贵州省政府签订战略合作协议,宣布共同成立合资公司贵州华芯通半导体技术有限公司,专注于设计、开发并销售供中国境内使用的先进服务器芯片组技术之后,另外一个全球芯片大佬英特尔也宣布与清华大学、澜起科技联手研发融合可重构计算和英特尔x86架构技术的新型通用处理器(主要面向服务器芯片市场)。
加之更早些时候IBM在中国成立“中国Power技术产业生态联盟”向中国相关企业开放其Power芯片的授权,中国芯片产业和中国相关企业似乎正在受到国外芯片大佬的垂青。对此,有评论认为,中国芯片产业可以借力实现自己的中国“芯”之梦。事实真的如此吗?
众所周知,随着云计算与大数据渐成产业趋势,作为其支撑的服务器和数据中心市场未来将呈现爆炸式增长,而这种增长的背后将是芯片产业的争夺。而由于这一市场对于可控、安全相当敏感,尤其是中国市场,所以上述芯片大佬与中国企业(几乎全部具有国资背景)的合作无疑让其具备了中国本土企业的色彩或者说马甲,这意味着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,这些国外芯片大佬们将极大规避了中国市场最为严厉的政策风险。那么接下来的问题是,与这些国外大佬们的合作,中国相关企业究竟能够获得多大的益处?
先看最早的所谓IBM在中国成立的“中国Power技术产业生态联盟”,其核心是将自己的Power芯片开放授权给中国企业,在此我们不妨看下此次中国Power技术产业生态联盟成立后加入联盟的中国相关厂商制订的国产Power处理器发展路线图。
即第一代产品将于2015年12月推出,12核心,去除IBM的安全模块,对标英特尔E5-2690,2017年12月推出第二款芯片,集成自主的浮点运算单元,对标英特尔E5-2620、2650。要知道英特尔的至强2600系列早在2012年就已经发布,而我们基于Power开放架构设计的Power芯片最早在2015年,最迟在2017年才达到人家的水平。
但让我们疑惑的是,IBM几年前发布的自己的Power8芯片在诸多性能和应用测试中已经与英特尔E5-2600系列难分伯仲了。这里,到底是我们设计的水平低呢?还是IBM自己设计的水平高呢?